打工妹的不锈情,稳扎稳打诚信经营,向所有流浪异乡的不锈钢人致敬! 【我爱不锈钢讯】1991年一部《外来妹》火遍大江南北,上世纪90年代的青岛应改革开放浪潮经济快速发展,大小工厂生产快马加鞭,一批批外来务工者涌进青岛,而今年46岁的孙宝香之女孙静静也是其中之一。
打工创业,“外来妹”白手起家
“当时高密城里工厂很少,要找工作还是要去青岛,1992年我们家托亲戚找朋友才把我送到了当时的青岛罐头食品厂工作,第一个月就领到了350元,比在老家砖厂里挣得多不少,当时别提多高兴了。 ”孙静静回忆,由于当时她口音较重,在工作中闹出了不少笑话,为了融入工作、融入青岛,就报了夜校,利用余闲时间学习普通话等。当时青岛夜校很火,学知识、学技术,是改革开放初期不少青岛人的选择。
“2000年左右,大姐一家已经来青开设了门窗加工店,我与丈夫在店里学徒,当时青岛的旧城改造逐渐多了起来,市民在装修中时兴塑钢门窗,店里生意相当不错。 ”有了一技之长的夫妻两人向亲戚借钱,在洮南路开设了自己的塑钢门窗加工店,开始了艰苦创业。 “当时洮南路周边已经开始了拆迁改造,一些住宅小区已开工建设,塑钢门窗加工行业也顺应城市建设的加速,生意越来越好。”
靠着诚信经营,孙静静的门窗生意越做越大。在2010年前后她与姐姐联手开设了一家名为“新华城不锈钢”的店面,从事不锈钢管材销售生意。 “现在不少店铺销售的管材多达十几种,我们这里销售管材品种则没有那么杂,每销售一种管材前我们都会到供应厂家实地考察。”孙静静说,店里从事工程护栏、门窗等的进料加工、安装售后一条龙服务,先后为李村河护栏工程,地铁2号线、3号线部分站内护栏等不少公共建设项目供应管材。
稳扎稳打诚信经营,心安之处就是故乡
在门窗加工行业摸爬滚打了近20年,孙静静也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,谈及未来发展,孙静静认为,虽然生意“节节高升”,但是不会贸然扩大生意规模,做管材生意质量与信誉是最重要的,稳扎稳打生意才能长久。
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转用
|